2019年12月11日10点,已经成功举办两百多场的集珍网拍首次迎来了德化中国白专场,此次专场由还巢文化集结了林晓芳、林灵月、李锦峰、陈为坦、黄国銮、赖瑞攀、张丽娇、王代丁、颜美珠、连华贵共十位中青年大师,带来了20件各具特色的中国白作品。
此次参与集珍网拍的十位中青年大师,他们从事德化瓷创作多年,作品风格明显,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颇有代表性。这20件拍品类型涉及了观音、仕女、弥勒等传统题材,和多件富含当代审美的学院派作品,也有花瓶、茶具等实用与艺术兼具的作品。林晓芳作《烹雪享茗图》
瓷片 8.3×24.5
外框尺寸62X36X3cm德化作为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,陶瓷文化源远流长,被法国人冠以“中国白”之美誉。数千年来,德化窑火未绝,薪火传承不断,历代从艺者数不胜数,更是出现了“瓷圣”何朝宗这一名扬中外的代表人物。如参与此次网拍的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晓芳,她出生于陶瓷彩绘世家,瓷艺创作已传承八代,此次由她创作的拍品《烹雪享茗图》,就取材于曾被福建博物馆收藏的其祖父林质彬的《雪景》挂盘。林晓芳作《未知NO.9》
58X19X12cm自小在浓厚的瓷艺创作氛围下成长起来的林晓芳,绘画作品以雪景和禅画见长,技艺继承家学渊源,又追求独特创新。本次的拍品《未知NO.9》正是她大胆创新的作品。此件作品由白瓷制成,经过1330度高温烧制,形制为薄胎船舶造型,象征着对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探索。林灵月作《思维菩萨》
23×23×40cm林灵月作《花开富贵》
22×22×45cm同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的林灵月此次上拍了两件作品《思维菩萨》与《花开富贵》,其中《花开富贵》是典型的德化捏花瓷瓶,瓷花清雅别致,孔雀羽毛通体由白瓷制成,技艺精湛,不可多得。李锦峰作《地藏》中号
33×19×23cm李锦峰作《琵琶语》
28×10×42cm陈为坦作《披坐观音》
25×20×35cm张丽娇作《孔雀东南飞》
58×58cm作为集珍的“老熟人”,曾在“瓷韵观白——中国白青年瓷艺家联展”中参加展览的三位青年大师——李锦峰、陈为坦、张丽娇,他们的作品也会在此次网拍中亮相。陈为坦作《一团和气》
20×20×35cm张丽娇作《怡》
56×48cm还巢文化征集了三位老师在联展中颇受关注的《地藏》、《琵琶语》、《披坐观音》、《孔雀东南飞》作为拍品,同时还有陈为坦老师的《一团和气》与张丽娇老师的《怡》首次亮相,值得大家关注!黄国銮作《童话里的故事》之一
30×18×42cm黄国銮作《童话里的故事》之二
30×18×42cm此次中国白专场网拍,征集的十位大师每人提供两件作品,其中黄国銮老师的两件作品为系列作品——《童话里的故事》之一、二,呈现了黄国銮饱含童心,极具个人风格创作的作品,其艺术修养与实力不容小觑。赖瑞攀作《云起时》
17×14×44cm赖瑞攀作《童子拜观音》
32×12×36cm赖瑞攀与王代丁两位青年大师,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与许瑞峰的学生,两位青年大师在老师的教诲下,不断专研传统德化陶瓷雕塑,同时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。王代丁作《阿弥陀佛》
13.5×13.5×50cm王代丁作《漂洋过海》
34×20×16cm赖瑞攀的《云起时》与《童子拜观音》正是其艺术专研的真实写照,获奖众多,颇××有含金量。王代丁的《阿弥陀佛》与《漂洋过海》造型别致,线条简练,足见其功力。这四件作品都将在本次上拍,藏家朋友们可在线上进行观赏。颜美珠作《傲视群雄》
48×33×93.5cm
刀长:80cm本次20件拍品中,唯二件彩塑《傲视群雄》与《坐吼观音》是来自青年大师颜美珠的作品,在德化传统瓷塑中,关公是一经典题材,但是创作的女性瓷艺家却几乎没有,颜美珠就是至今仍在坚持创作关公的女性瓷艺家,她创作的彩塑观音也颇受欢迎。颜美珠作《坐吼观音》
46×26×49cm茶器作为德化白瓷中重要的一大版块,还巢文化也为此次以瓷塑为主的网拍征集到了一件——连华贵手作跳刀玉足杯。德化白瓷因瓷土本身材质的问题,制作手拉坯十分具有难度,要求创作者具有十分深厚的经验与足够了解德化瓷土。连华贵作手工跳刀玉足杯
9.5×7.5cm/165ml连华贵钻研手拉坯数十年,曾在国内各大名窑口学习锻炼,因此连华贵制作的手拉坯白瓷器皿堪称一绝,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兼具,除了此款玉足杯之外,还有一款连华贵制作的德化白瓷印泥盒也十分值得藏友们收藏把玩,据了解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就曾定制过此款印泥盒。连华贵作白瓷印泥盒
8×2.5cm据悉,此次上拍的二十件中国白作品,不乏多件曾获得国家级大奖的作品,也有多件是从未在线上展出过的大师精品。如果有兴趣的朋友,一定要锁定12月11日早上十点开拍的还巢瓷韵集珍网拍,好物不容错过。
作品编号10031747,字画之家保真在售
《吉祥如意》
李子玉作品 / 45×68cm / 软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