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徵明的墨梅艺术:清极不知寒
来源:画友投稿整理
图1明代文徵明《浒溪草堂》(局部)手卷纸本设色原尺寸纵26.7厘米横142.5厘米嘉靖乙未年(1535年)作现藏辽宁省博物馆
浒溪草堂图卷(文徵明)浒溪草堂图卷(文徵明)
宋代以后,格物之学兴起,影响了花卉画的全面兴盛。花卉画的主流为皇家画院画家,以工笔写生为应物赋彩之能事。而同时,自苏东坡等提倡文人画以来,文人画家往往喜写枯木竹石与梅兰竹菊,其以水墨写意而寄托胸中之逸气。
文徵明大有花竹之好,自家停云馆之前后,有竹、有梅、有兰、有菊,吟咏之不足,则形之于绘画,凡工笔、没骨、写意、双钩,皆各擅场。
苏州博物馆于2012年正式启动“明四家”系列学术展览,首展”沈周特展”取得了一定的效应。2013年11月12日至2014年2月16日,苏州博物馆推出“衡山仰止——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”。此特展汇集了包括辽宁省博物馆(图1)、上海博物馆、故宫博物院、南京博物院、美国檀香山艺术博物馆等22家文博机构藏文徵明70余幅精品力作,涵盖山水、花鸟、人物、枯木竹石等不同内容以及篆、隶、楷、草、行等不同书体,全面展示了文徵明(图2)书画风格的变化历程。本文特就其画梅一种而论之,以见其林下生活之一斑。
图2明代佚名《文待诏小像》图2明代佚名《文待诏小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