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笔:笔画圆起圆收,转弯处不露棱角的用笔称圆笔。书写时裹锋起笔,回锋收笔,转折处用提转。
方笔:笔画的起笔处棱角,收笔与转折处成方形的用笔称方笔。
[广告]
《猫趣》
济成蕾作品 / 50×50cm / 软片未裱
渴笔:笔锋含墨较少,书写时点画间多有露白之处,所以也称“枯笔”。枯笔使点画有苍劲之美。
悬针:写竖笔时,笔锋沿竖画的中心线下行,渐行渐提,形成竖画上端稍粗下端稍细,形似针状,故名悬针。悬针是出锋,要写得挺拔,有力,下端尖细而不飘浮,笔锋虽出而力已送到,方见功力。
[广告]
《丽人春行》
周心兰作品 / 50×100cm / 软片未裱
垂露:写竖画时,笔锋沿竖画的中心线下行,至竖画的下端稍顿驻,然后回锋收笔,则竖画下端呈圆形,形似露珠垂挂,故名垂露。垂露是回锋,要写得圆润,浑厚,收笔处要燥湿湿度。
顿笔:指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笔的动作。其向下用笔的力度大于“驻笔”,所谓“力透纸背者为顿”。
[广告]
《清山绿水》
叶峰作品 / 50×50cm / 软片未裱
颤笔:又作“战笔”。用笔时笔画呈颤动状。用笔颤挚波发有笔道遒劲之效。
筋书:指点画劲健遒丽,内含筋骨。东晋卫夫人<<笔阵图>>谓:“善笔力者多骨,不善笔力者多肉,多骨者谓之筋书。”书法讲筋,骨,是说笔力遒劲健挺,如称颜真卿,柳公权的书法为“颜筋柳骨”。
一笔书:指草书字间自始至终笔画连绵相续,如一笔连续书成,故称一笔书。相传为汉代张芝首创。张芝的草书,其势如一笔写成,全篇气通脉连,虽笔画偶有不连,而其势仍直贯到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