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宋濂画论古代擅长绘画的人,有的画《诗经》,有的画《孝经》,有的画《尔雅》,有的画《论语》及《春秋》,有的画《易经》的形象,都附丽于儒家经典而画,还没有失去绘画的原初意义。到汉魏晋梁期间,表现“讲学”有《讲学图》,表现“问礼”有《问礼图》,表现“列女仁智”有《列女仁智图》,使图画与历史一起传播,有助于伦理教化和世道人群,还有可以观赏之处。世风日下,人心逐渐不如古代,人的意志往往沉溺于车马、仕女的华美,心神怡悦于花鸟虫鱼的美丽,情感游于山林水石的幽静,而古雅之意趣则越来越减弱了。所以自顾恺之、陆探微之后,绘画发生一大变化;阎立本、吴道子之后,又是一变;到关仝、李成、范宽三位大家出现后,又是一变。就像学习书法的人,对古文、大小篆、隶书茫然不知而一味地专心玩赏姿媚的世俗书法,这难道是书法的原初意义造成的吗?虽然如此,但如果没有卓尔不群、超然拔俗的气质,也是不容易理解这一点的。
    [广告]
    
    
    《神威》
      樊昆仑作品 / 136×69cm / 软片未裱